Search
首页 > 新闻中心 > 深度报道
山西新能源:争当设备守护者 我的风机我守护
来源:山西新能源公司
作者:郭静雯 裴丽君
日期:2025-07-14

当雁门关的风推动叶轮旋转出金色弧线,当吕梁山的光在光伏板上跃成璀璨星河,山西新能源公司以开拓者的胆识,掀起责任与效能的深层变革。设备责任制这把改革金钥匙,打开了企业效益与职工价值同频共振的密码。

管理权限下放、职责更加清晰、奖惩愈发分明……设备责任制改革仅几个月后,效果显著,实施当年设备故障损失电量同比降低0.68%。山西新能源公司在新机制的驱动下,充分释放出了队伍活力,形成一套更灵活、更高效、更具效益的“设备责任制”新模式。2024年,在风速同比降低0.51m/s的情况下,全年发电量完成43.81亿千瓦时,实现利润6.2亿元,15个风光项目荣获优胜场站。今年1至6月实现利润同比增利1.83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发电量同比增加4.79亿千瓦时,10个风电项目荣获百日无故障风电项目,圆满实现“双过半”。

机制革新 锻造效益增长“动力引擎”

面对各场站机组检修任务重、人员少、积极性低等现状,新能源公司下大决心、下大力气推行设备责任制,并沿着既定方向,蹄疾步稳、勇往直前。

定位责任风机“坐标”。该公司结合现役机组健康状况、机型特点等因素,调取风机历史数据,从功率曲线到故障次数,再到停机时长分布,绘制设备健康图谱,按照“同区域、同线路、同机型”均衡进行设备承包,开展运维组组间竞赛。当设备包产到组、责任到人,每台风机都拥有了专属的“责任守护者”,昔日分散的运维力量瞬间凝聚成攻坚方阵。“现在每台设备谁管得好、谁进步快,一眼就能看到。”朔州运维中心副主任邢爱忠看着责任牌感叹到。

校准奖惩机制“刻度”。该公司坚持待遇倾斜生产一线,各运维中心、场站单独核定工资总额,推行指标竞赛,以设备为纽带,对人员、设备、绩效进行“绑定”,个人绩效与所承包风机指标挂钩,实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改革后,风场运维人员主动排查隐患次数显著增加,仅两年半的时间,每台均故障次数由1.76次降低至0.29次。这套“责任+绩效”双轮驱动的机制,让每名职工的奋斗都在效益账本上敲出清脆的回响。

赛马机制激发人才“活水”。变传统“相马”为赛场“赛马”,搭建可追溯、能量化的竞赛平台,聚焦“责任落实”和“自主能动”,通过岗位练兵、技能竞赛、专业调考、公开竞聘等方式不断将指标业绩突出的人员选拔培养到重要岗位。2023年以来,331名职工在双向选择中重新定岗定位,172名职工岗位获得提升,9名80、90后技术骨干如黑马般脱颖而出,进入管理岗位。通过多元测评、末等调整等方式,中层干部退出19人。干部职工以数据说话、拿指标交卷,靠能力挣钱,“后进赶先进、先进争标杆”的万马奔腾奋进气象蔚然成风。

效能焕新 撬动职工活力“杠杆支点”

设备责任制的推行,打破了以往“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思想桎梏,职工主观能动性大幅提升,设备消缺率显著提高。如今的检修现场,责任意识已化为隐患查找时的敏锐直觉和巡检路上的精准坐标,更化为冲刺各项任务目标的强劲动力。

“自从设备责任制实施以后,大家在工作中有了更多的责任感。每个人都会主动去关心自己管辖的设备,及时反馈整改发现的问题,对待设备就像对待自家的‘责任田’一样,极大提高了一线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原动力。”该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高永军说道。

曾经等待指令的运维员,如今带着“设备守护者”的使命感穿梭于机组之间,一线职工主动巡检设备、主动发现隐患、主动整改治理、主动消除故障、主动技术创新,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态势。在新机制的推动下,机组可靠性稳步提升,发电能力逐步增强。

改革后,各场站工作作风和职工精神面貌都发生深刻变化,思想观念明显转变、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也明显增强。“对于自己管辖的设备,按时巡检、定检,掌握设备脾气、习性,始终让它们保持良好状态,让它们多发电、发好电。”“设备责任制推行以来,我的活越干越有劲头,信心也越来越足,收入也越来越高,工作成果更受尊重,更有成就感。”谈到推行设备责任制的好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到,这种热闹的场景,是一线职工以多劳多得绩效为导向,主动创效创收的结果。大家正以积极的姿态,发挥主动性,迎接新挑战。

淬炼出新 搭建职工成长“跃升阶梯”

改革的浪潮不仅重塑管理模式,更在淬炼新时代的行业尖兵。当“设备主人”的责任扛在肩上,一场全员参与的技能突围战在各场站擂响战鼓。

大家深知学理论、学技术、学标准是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各场站破解发展难题、提升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坚持“干什么学什么、干什么会什么、干什么专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各场站逐层级、跨专业、全覆盖开展师带徒、老带新、技术技能培训,深入开展场际竞赛、组间竞赛,所有职工比着学、抢着学、争着学,逐步提升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

该公司创新理论学习方式方法,组织技术能手在讲解理论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讲解案例。大家将日常运维中遇到的变桨故障、变频故障等难题,精心整理成“故障检修手记”,这些有“温度”的案例,成为了班前班后会的“活教材”。将培训现场“搬”到检修现场,利用检修时间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培训,边讲解、边检修,直观生动,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朔州、太原实训基地的建成,成功打造“太原仿真中心+朔州实训基地+场站练兵场”三位一体培养平台,通过“理论+实操+竞赛”三维培养模式,切实解决风场职工上风机机会少、实际操作难的问题。晨光中的机舱里,老师傅用力矩扳手比画着打力矩时的注意事项;暮色下的实训基地里,青年职工们正参加调考巩固所学知识。每一次案例研讨都成为技能升级的充电桩,推动知识储备在沉浸式学习中实现增长,企业技能人才争相涌现。

2023年以来,该公司职工先后荣获全国第三届风力发电运维职业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二等奖、“金牌技工”“银牌技工”称号,团体二等奖;全国电力行业风力发电运维岗位(工种)技能竞赛团体亚军;“晋能控股杯”第七届山西省能源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山西省首届“三峡杯”风力发电运行检修工竞赛“优秀技能选手”、集团公司专业知识技能竞赛“技术能手”“优秀技能选手”等荣誉称号。

站在2025年的时光节点回望,这场始于2023年的改革,早已不是简单的体制机制变革,而是激发全员动能、推动企业发展的系统性蜕变。当每一台风机、每一片光伏板都成为改革的见证,当每一度清洁电能都承载着奋进的力量,新能源公司将继续迎接新的挑战,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破浪前行。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15 02: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