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心语:从大唐修旧利废中心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我的内心充满激动与感恩。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培养我的集体、支持我的家人,以及这个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机遇。我曾以为,劳动的意义只是完成一份工作,但今天,当党和国家给予我如此崇高的荣誉时,我才深深明白:劳动是人生的底色,是时代的脉搏,更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最坚实的力量。我将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坚定地做一名能源保供的“守护者”和绿色发展的“领跑者”。
孙开福,这位被同事封为“破烂王”“魔术师”的一线工人,从电力检修工到行业专家,用奋斗之姿深耕三十余载。他是绿色发展的“领跑者”、是挺膺担当的“急先锋”、是攻坚克难的“排头兵”,更是心系国之大者,踊跃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火热实践的电力楷模。
改革创新做绿色发展的“领跑者”
“近五年获得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创新成果管理类一等奖、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管理成果一等奖、全国电力企业班组创新创效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优秀论文二等奖,32项成果投入实践,累计节约资金4900余万元……”这是孙开福敢为人先、开拓奋进,闯出的一条为行业绿色发展点石成金、示范引领的创新之路。面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切实发挥‘三个作用’”的新使命、新担当,他主动融入其中,开拓思路、勇于创新,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企业创新创效。燃料细碎机锤头,采购成本六万元,寿命仅几天,报废后只能按废铁处理。孙开福首创锤头复合浇筑技术,将报废锤头切割重组,单这一项年节约300万元。在大多数人眼中毫无价值的废铁,来到他的手里却成了点石成金的宝藏。他创建以废旧物资管理、设备返厂维修、仓储平衡利库、课题攻关创新、文化引领示范“五位一体”的特色修旧利废新产业体系,经过七年探索与实践,32项成果在引领行业、社会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中起着示范带动作用。在“劳模助企行”活动中,孙开福带领团队到7家地方企业引导开展废旧资源循环利用工作,持续扩大修旧利废产业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攻坚克难做能打硬仗的“排头兵”
“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创造电力行业反送电40天工期纪录……”这是孙开福攻坚克难、敢打硬仗,蹚出的一条为电力工程建设拼搏奉献的创优之路。面对鸡西二热两台煤矸石热电联产机组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阻碍因素与棘手问题,作为电气专业负责人的孙开福毫不退缩、直面挑战,以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与时间赛跑、和困难博弈,以超常的勇气和担当鏖战施工现场。他凭借过硬的专业本领,积极探索管理创新方法,将设备安装、调试、试运等环节有机结合,创造出工程建设“三同时”管理模式,创下行业内40天完成反送电一次成功的工期纪录,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促成1、2号机组分别提前31天、33天并网发电,两台机组提前发电综合创效1300余万元。同时,他积极推行工程二次优化、“四新”技术应用等,为企业节约建设资金近500余万元,助力两台机组获得国家和行业工程建设最高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和“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挺膺担当做能源保供的“急先锋”
“解决生产技术难题30余项,创效8500余万元,获得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这是孙开福踔厉奋发、挺膺担当,走出的一条为民生保障工作身先士卒、孜孜不倦的责任之路。孙开福始终牢记党和国家关于能源保供的部署要求,担任设备部工程管理期间,千方百计、兢兢业业做好设备管理,为保供电、保供热提供坚实基础。他带领专业人员破解循环流化床机组易“超温爆管”“堵渣”等固有难题,彻底治理国内循环流化床机组运行周期短的“通病”,主导在脱硝改造中采用SNCR工艺,工程造价处全国同类型机组最低,累计为企业环保电价补贴增收6500余万元。他完成60余项技改工程的可研报告及招标文件的编制和审查,降低工程造价460余万元。他带领专业人员积极解决和破解影响机组保供工作中存在的各类缺陷和技术难题30余项,助力两台机组连续8年荣获中电联全国循环流化床机组能效对标5A级认证,获得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孙开福牢记初心使命,用坚定的行动和卓有成效的业绩,彰显出一名工匠技能报国、产业报国的本色,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新时代产业工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