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城发电公司,有这样一支朝气蓬勃的年轻队伍:他们以责任为盾、技术为矛,在守护平安中勇于亮剑;他们靠创新扬帆、实干做桨,在技改攻坚中破浪前行。在脏、累、苦的环境中,他们用汗水和智慧书写担当、用初心和匠心诠释使命,助力企业连续多年实现锅炉“四管”零泄漏,展示新时代产业工人“主力军”和团员青年“生力军”的卓越风采。他们就是“大唐工人先锋号”、集团公司青年文明号——阳城发电公司设备部锅炉专业。
每天清早,简短的班前会一结束,锅炉专业的小伙子们便迅速背起工具包,快步走进生产现场,开启细致入微的点检和巡查工作。他们手中的手电筒照亮锅炉的每一个角落,耳边的听针捕捉转机的每一声轻微异响,指尖的测振仪记录轴承的每一帧“心跳”和“脉搏”,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在锅炉专业眼中,检修工作从来不是“粗活儿”,而是需要极致耐心与高度责任感的“精细活儿”“技术活儿”。他们时刻保持“备战”状态,将“高、严、细、实、快、专”的工作要求落实到了每一项任务中。
2024年,锅炉专业聚焦风烟系统治理,优化设备部件、改进检修工艺,成功解决风烟道挡板卡涩、引风机密封风机故障率高等影响设备稳定运行的“老大难”问题。他们开展空预器水冲洗12台次,平均降低空预器蓄热元件烟气压差约400帕,助力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显著提升。他们攻坚治理1号炉C磨煤机非驱动端轴瓦温度高、一次风机入口导叶摆动等设备“拦路虎”缺陷20余项,累计完成检修任务600余项、办理工作票超3000张、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近400条,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筑牢坚实屏障。
锅炉“四管”防磨防爆一直是火电企业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在以往,系统图纸、锅炉台账、检修记录大都采用纸质记录,查找繁琐、数据分散、难成体系、不易分析总结趋势和规律。人工经验分析模式受主观因素影响大,漏洞多、效果差,加之该公司机组多、管线长、系统复杂,让攻克这一难题难上加难。
“瓶颈”面前,唯有挺膺担当、不懈进取。锅炉专业的技术骨干们组成防磨防爆攻坚小组。他们白天携带仪器扎根现场,收集海量数据;夜晚伏在办公桌前,盯着电脑精心绘制数字模型。经过无数个日夜奋战,“锅炉防磨防爆三维可视精细化管理系统”孕育而生,不仅能精准展示锅炉结构、集成数据智能管理、提前预警壁厚减薄、有效助力检修维护,更大大提升锅炉防磨防爆的工作效能。凭借“人防”加“技防”的组合拳,仅2024年,锅炉专业就精准发现、成功处理超标管件1457根。在夯实安全基础的同时,他们还收获包括软件著作权、集团公司青年创新成果等在内的多项荣誉。
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总是充满艰辛与挑战,但锅炉专业越是艰难越向前,以“舍我其谁”的气魄开展一系列技术攻关。2024年,他们提前谋划、精心组织,高质量完成一次风机气缸改造、暖风器改造、炉内升降平台安装、顶部大包柔性密封改造等技改项目12项,有效解决一次风机入口导叶摆动、暖风器疏水不畅、氨逃逸偏大等设备运行中的“痛点”问题,显著增强机组深度调峰能力,降低启动燃油消耗,助力空预器差压降低约0.7千帕,锅炉顶包外墙温度降低约150摄氏度,年降低厂用电量超320万度,为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注入了强大动力。
“锅炉工匠、精益求精”的班组文化,是锅炉专业不断成长进步的精神支柱。高级点检员霍誉只有29岁,头上的白发却彰显着少年老成的稳重。他深刻认识到文化建设对打造一流团队的重要性,经常鼓励专业成员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技能水平、主动担当奉献,推动卓越文化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习惯”。
对于90后青年职工,锅炉专业坚持“先学一步、多学一些”的要求,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让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与青年职工“结对子”。老师傅将日常点检中的细节、注意事项、设备维护要点等宝贵经验倾囊相授。青年职工虚心学习、积极思考,为团队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在检修工作中,锅炉专业有针对性地安排青年职工担任项目负责人,促进他们在实践锻炼中快速成长。团队的深度融合频结硕果,《一种用于“W”型火焰锅炉燃烧激励装置》等4项技术成果获国家专利、30多篇科技论文在国家级期刊发表、15项课题成果在行业中获奖,专业及成员多次受到电力行业、集团公司和山西发电公司荣誉表彰,锻造了名副其实的“明星团队”。
炉膛的熊熊火焰映照匠心如磐,机组的有序运转和鸣号声嘹亮。未来,设备部锅炉专业将充分发挥集团公司“大唐工人先锋号”和青年文明号的示范作用,矢志卓越、精益求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