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阳光温柔却暗藏锋芒。山西新能源公司君辉风电场的风机在蓝天下缓缓转动。突然,主控室传来报警声,打破这份平静。
李宗涵猛地从椅子上弹起,眼睛紧紧盯着显示屏,“2号风机报变桨C类故障!”一旁的冯桢迅速调出故障记录,眉头紧锁,“是变桨后备电源检测出问题了。”
两人对视一眼,抄起工具箱,向2号风机处进发。“按老办法,先断开变桨电源。”李宗涵说道。两人在狭小的轮毂里侧身挪动,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5月的左云,温度达到28摄氏度,密闭狭小的空间闷热。冯桢戴着绝缘手套,手指灵活地拧动螺丝,汗珠顺着安全帽的边缘滴落在胸前。李宗涵则举着万用表,全神贯注监测超级电容的充放电数据,眼睛被汗水腌得生疼也不敢眨眼。
当充放电完成送电的那一刻,预想中的正常运转并未出现,反而跳出刺眼的“变桨通讯故障”提示。“见鬼!怎么又出问题了?”冯桢焦躁地喊道。“别慌,通讯线路和设备模块都得查。”李宗涵强压下烦躁安慰道。
接下来,两人继续蜷缩着身子,用手电筒一寸寸照亮线路接口。李宗涵的膝盖被凸起的螺栓硌得发麻;冯桢则半跪在狭小的空隙里,手持检测仪,手指被尖锐的接线端子划出了一道道血痕。
检测设备模块时,空间的限制让操作难上加难。一个小小的螺丝藏在狭窄的缝隙中,冯桢尝试十几次才将其拧下。李宗涵想伸手帮忙,却因空间过于狭小,手臂卡在支架间动弹不得。两人只能交替作业,每完成一个步骤都累得气喘吁吁。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3个小时过去了,故障原因仍毫无头绪。李宗涵和冯桢瘫坐在轮毂角落,大口喘着粗气,脑袋仿佛要炸开。“会不会是主控程序?”冯桢突然打破沉默,声音有些沙哑。李宗涵眼睛一亮,但随即又皱起眉头:“有可能,但更新程序风险太大,稍有差错,整个系统都得瘫痪。”短暂的犹豫后,两人还是决定一试。他们小心翼翼地连接调试设备,在有限的空间里反复核对程序代码。李宗涵操作时,冯桢则紧盯屏幕,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数据变化。
当进度条走到100%的瞬间,警报声戛然而止。李宗涵和冯桢屏住呼吸,看着显示屏上的数据逐渐恢复正常。确认风机平稳运转后,两人相视一笑,疲惫的脸上满是劫后余生的喜悦。此时,他们才惊觉在这狭小闷热的轮毂里,已整整奋战4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