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19日,大唐重庆分公司举办“卓越大唐 新质同行”中国大唐第十九届企业开放日活动。活动邀请重庆市长寿区桃源小学校师生、长寿区博物馆工作人员和新闻媒体代表走进下清渊硐红色历史水力发电站,实地感受这座历经80余年风雨的水电站所承载的红色记忆和文化传承。
此次活动设置“走进大唐”“廉洁文化”“红色历史”“科普课堂”四个环节,通过多维度、沉浸式的展示与体验,既让公众全方位了解中国大唐的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也深入浅出地普及了水电知识与安全用电常识。
在“走进大唐”板块,讲解员介绍了中国大唐、重庆分公司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大唐卓越文化,详细解读了中国大唐践行“提供绿色能源、点亮美好生活”企业使命,在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新作为、新担当。
步入廉洁文化长廊,长廊内图文并茂的讲述了“周恩来总理六十岁生日一碗寿面”等廉洁故事,阐述了中国大唐“正心正行、干净干事”廉洁理念,展示了职工廉洁文化作品。大家纷纷驻足凝视、认真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洗礼,进一步增强自我警醒与廉洁自律意识 。
“红色历史”展区生动重现了下清渊硐电站因抗战而生、历经复建、改革发展的传奇历程。石墙上的一幅幅老照片,将观众带回到那段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这座始建于1939年的电站,曾拥有当时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最大水轮机组;1952年,新中国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在此投产发电,为抗战胜利及重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大唐启明星课堂”上,“山城唐唐”青年志愿者们化身“科普向导”,将枯燥的用电安全、防汛减灾知识转化为生动案例。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踊跃参与互动,还亲手操作手摇发电机与水轮发电机模型,直观观察发电全过程,当亲手点亮小灯泡的瞬间,一颗颗探索科学的种子在实践中悄然萌发。
下一步,下清渊硐红色历史水力发电站将深入实施“三融合+联建共建”模式,打造集红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电力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具有大唐特色的多维度、立体式教育示范基地、品牌体验基地,以工业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让老电站焕发新活力,进一步提升“中国大唐”品牌的影响力、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