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傍晚,随着最后一缕阳光为光伏板披上金边,大唐华银金竹山发电公司(湘中新能源事业部)娄底百万光伏基地各电站当日发电量日报数据最终定格——100025.55万千瓦时。此时的数字已追平基地去年全年发电量,为10亿千瓦时绿电的稳定输出筑牢根基。
筑牢安全防线,守好绿电“生命线”
“咱们每天多查一遍设备隐患、多练一遍应急流程,就是给绿电生产多上一道‘安全锁’。发电再忙,安全这根弦绝不能松!”这是娄底基地每个光伏场站班前会的“必修课”,在日复一日的强调中,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安全早已成了场站里温暖又扎实的日常。
该公司始终将安全生产摆在首位,通过“常态化排查+专项行动”织密安全防护网,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该公司各级人员以春检、安全生产月、秋检等活动为契机,对各光伏场站开展全覆盖、多轮次现场排查,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同时,该公司定期组织防火、防汛、触电应急演练,模拟极端场景提升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开展触电急救、心肺复苏、“两票三制”等专题培训,推动安全技能融入全员日常。针对季节特性推进防寒防冻、夏季防火等专项治理,严格执行重大操作管理人员到岗制度与“三讲一落实”“日计划”机制,全方位强化风险防控,全力为增发电量保驾护航。
升级设备运维,激活效能“新引擎”
晨光微亮时,锡矿山光伏电站已陷入全站停电的静谧,一场紧张的保护定值核对工作却正悄然铺开。技术员刘卫东躬身立于设备前,双手捧着厚重的《保护定值整定方案》,指尖沿着表格细密划过,每一行数据都被他反复确认。身旁的吴凌智紧盯继电保护装置的显示屏,目光如炬,两人默契配合,借全站停电的关键窗口,对35千伏系统进行继电保护校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为让每一缕阳光都高效转化为绿色电能,该公司以全维度精益管理破解设备运维难题。通过“健康体检+精准治理”双措并举,利用全站停电窗口期完成设备消缺、防雷检测,为雷击多发场站加装避雷器,为电缆夹层湿度超标区域增设除湿机,构建“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设备保障体系。同时,该公司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台账,实时监测运行数据,及时处置异常情况,确保光伏阵列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为绿电持续输出夯实硬件基础。
攻坚低效治理,释放产能“潜力值”
“低效无效组串是影响效率的‘拦路虎’,不管多苦多累,咱们必须把它们一个个揪出来、修复好,实实在在把这根硬骨头啃下来。”铿锵的话语,背后是对绿电高效产出的执着。
该公司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专项攻坚队伍,直面地形复杂、烈日炙烤、蚊虫叮咬等重重挑战,深入各场站开展低效无效组串排查与治理行动。攻坚组实行“诊断-排查-修复-复盘”等全链条作战方案,齐心协力战高温、斗酷暑、细排查、解难题。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动态修复近千串问题组串,全面恢复发电容量。
深化精益管理,实现电量“颗粒归仓”
该公司统筹优化消缺作业时间,优先选择阴天、夜间等低发电时段开展检修,通过多场站协同作业压缩检修时长,将单次消缺的电量损失降至最低。同时,该公司高度重视“两个细则”管理,积极对接电网调度,在中衡直流投运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实现弃光率可控在控。迎峰度夏期间,该公司抓住新能源发电黄金窗口期,严格落实保安全保发电措施,7月份娄底基地发电量创投运以来单月发电量最高纪录;截至10月31日,娄底基地发电量同比增长32.05%。
如今,每当阳光洒满娄底百万光伏基地的阵列,10亿千瓦时的绿色数字便持续更新。该公司全体员工将以此次突破为新起点,在抓生产、保安全、抢电量、增效益的实践中持续发力,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