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四川日报]在川逐梦的“大唐故事”:扎根老区 服务老区 反哺老区
来源:
作者:
日期:2022-05-27


  大唐四川发电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自2006年12月22日成立以来,秉持“在川思川,在川为川”理念,勇担中央企业使命责任,在川蜀大地纵横驰骋,勇毅前行,坚持绿色发展,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已建成700.717万千瓦清洁能源电站,涵盖水、风、光,分布在川西高原、大凉山以及川东北的巴中、广元等地。大唐四川发电有限公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红色基因,“驱水”“驭风”“沐光”,奏响“水利民生”“和谐致富”“造福老区”主旋律,在川蜀大地上写下了新时代一心一意为国为民拼搏奉献的“大唐故事”。

从广元市苍溪县“红军渡”出发,沿嘉陵江上行15公里,只见一座近40层楼高的大坝挺立江中,大坝上“中国大唐”四个字非常醒目。

这是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投资建设,嘉陵江干流唯一的控制性水利枢纽——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于2009年11月开工,2013年6月蓄水,已安全运行3000多个日日夜夜,有效发挥了“防洪灌溉、城乡供水、清洁发电、拦沙减淤、梯级补偿、交通航运”六大功能,助力川东北革命老区人民实现水利梦、光明梦、发展梦。

当年,革命先辈在这里挥师北上,踏上新的征途,而今,大唐四川发电有限公司肩负使命,聚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川东北革命老区建设运营以亭子口水利枢纽、广元风电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项目,谱写扎根老区、服务老区、反哺老区的时代壮歌。

逐梦“人水和谐” 江河安澜保民生

嘉陵江是长江第二大支流,也是一头凶猛的“水兽”。历史上多次发生大洪水,给沿江特别是中下游群众带来灾害。

水灾的另一面,又往往是旱灾。因流域年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旱灾时有发生,导致人畜饮水困难,加上调蓄能力不足,农田灌溉保证率低。

完善防洪体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国家的统筹调度下,在四川省的鼎力支持下,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挺进四川,位于广元市苍溪县的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项目,成为其入川建设的第一个重大项目。

这是国家确定的完善长江防洪体系六大防洪水库工程之一,更是老区人民翘首盼望多年的水利民生工程。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于2009年11月25日正式开工,历经3年半奋战,工程于2013年6月18日正式蓄水。

从此,嘉陵江上的这道关键锁钥,源源不断发挥其综合效益。

江河安澜保民生。该工程如一道巨型的锁钥,锁住了“水兽”,又如一只巨大的“水龙头”,有效控制上游来水,并与下游城市堤防相结合,将下游沿岸农田的防洪标准由2—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下游城市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对于备受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库来说,上游亭子口水库为其多安了一道“安全阀门”。亭子口水库不但拦沙减淤,大大减缓了长江三峡水库的泥沙之害,而且配合长江三峡水库运用,削减长江中下游超额洪量,对完善长江防洪工程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亭子口水库还变害为利,将“水兽”驯化为“益兽”,助力我省在川东北革命老区“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2020年12月16日上午,作为亭子口水利枢纽的配套项目,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开工。亭子口灌区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也是川东北地区灌溉面积最大、供水人口最多、保障范围最广的水利支撑项目。项目受益地区包括广元、南充、广安、达州4市13县(市、区),具有农业灌溉、城乡生产及生活供水等综合功能。设计灌面371.47万亩,年均供水量9.87亿立方米,供水人口413.79万人。一期工程建成后,灌区耕地灌溉率将由37.7%提高到71.3%,亩平均产粮将由508公斤提高到680公斤,年均增加直接收入16亿元。同时,每年还可向城镇工业及生活供水1.6亿立方米,实现供水效益11亿元。

助力“双碳”战略 构建安全文化澎湃“绿色动能”

走进大唐四川发电有限公司所属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亭子口公司”),大门上有一幅醒目的标语:打造“绿色低碳、多能互补、高效协同、数字智慧”的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这是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将“双碳”目标融入振兴革命老区的追求目标。

总库容量达40.67亿立方米的亭子口水库,不仅是水利枢纽,还是一个清洁低碳型能源枢纽,是川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具有年调节能力的大型水电电源,亭子口水电站装机容量4×275兆瓦。投产以来,清洁发电近250亿千瓦时,产值超百亿,相当于节约煤炭资源900余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3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硫70多万吨、氮氧化物35万多吨。

由此生成的清洁能源,并入国家电网,不但满足了川东北革命老区“绿色动能”需求,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还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发力。

不仅如此,亭子口还带动流域电站共同发力。通过嘉陵江亭子口水库调节,提高下游15座梯级电站的保证出力188兆瓦、枯水期增加多年平均发电量约4.5亿千瓦时。高116米的大坝拦沙减淤,延长了各梯级电站使用寿命和淤积速率,改善其运用条件,促进流域水能有效开发、效益共享、利益最大。同时,流域内一些中小型水电站,通过就近学习大唐亭子口公司的管理、技术,安全运行水平大大提高。

“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每天,大唐亭子口公司员工踏入发电工作区,第一眼就会看到这9个大字。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想安全,就是要提升安全意识,会安全,就是要强化安全技能,能安全,就是要优化安全环境。

进入机房,一行大幅标语映入眼帘:“一切事故皆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防范”。紧挨护栏又是一行:“违章就是事故,安全构筑尊严”。大唐亭子口公司相关负责人讲,检修作业员工,每次上岗前,要集中宣誓:“安全第一,从我做起。”同样,高风险作业人员上岗前也要宣誓:“牢记亲人嘱托,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有责,企业安全我尽责。”

员工走过工作间,还能看到一面亲人墙,上面贴着员工家庭成员的合影照片,家人的笑脸,伴随着员工,鼓舞着员工,“安全你一人,幸福全家人”。

来到大唐亭子口公司,无论是办公区域还是现场作业区域,安全标志、安全符号、安全标语、安全提示、安全板报随处可见,直抵人心。

通过构建安全文化体系,输出“绿色动能”更澎湃。截至2022年5月15日,亭子口水电站已连续实现安全生产3200天。2019年度荣获“全国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称号。

作为四川绿色能源的引领者,大唐四川发电有限公司加快新能源布局,在积极推进“绿色水电”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风能、太阳能资源,谋划天然气发电项目,其中川东北地区的广元是重点布局地区之一。大唐亭子口公司推进“库区水风光互补一体化新能源基地”建设,已经纳入我省和广元市相关规划,到2025年可望形成110万千瓦的水风光多能互补新格局,实现“再造一个亭子口”目标。

锻造“大国重器” 坚持创新不止步

历史上,嘉陵江一直是川东北及西北内陆地区重要的水上通道。但在渠化改造前,因江流曲折,滩险礁石多,航行条件差,只能承载几十吨的小船通过,年通过能力约200万吨。

亭子口水利枢纽建成后,实现梯级渠化,航道条件得到改善,现在500吨级的船舶,可以在广元港到重庆、上海的港口之间来回穿行,年通过能力可达4000万吨,运价仅为公路运输的四分之一。

亭子口水利枢纽船闸是嘉陵江航道的咽喉。2019年6月29日,投资超10亿元、规模为2×500吨级的升船机工程试运行。近3年来,已累计过闸近200次,安全运送广元周边及陕西、甘肃货运船舶、公务船舶及工程船舶等400多艘。

身边的“大国重器”,让家乡群众引以为骄傲。8年来,大唐亭子口公司通过开展“大唐启明星”“企业开放日”活动,接待5500人次参观学习。

近日,苍溪县一所学校师生来到亭子口水利枢纽参观,走到巨大的升船机边,只见28层楼高的升降通道下,数根拳头粗的钢丝绳,拉着垂直升降机缓缓起降,在一阵卷扬声中,5艘500吨级的轮船依序通过。亲身感受“大国重器”的魅力,师生们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深感自豪。

更多创新不止步。在大唐亭子口公司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有一款自主研发的“水下机器人”,被称为大型水库水下作业的“顶流”。

大型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特别是水下坝基、各类泄洪设施、闸门等,其结构损伤检测与安全评价,是一道难题。

针对泄水效能建筑物水下结构巡检难点,由大唐亭子口公司与清华大学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联合研发设计的“水下机器人”,克服了传统人工潜水和常规设备巡检适应性差、精度低等问题。这套名为“一体化水下地形探查+水下机器人精细检测+结构健康状态量化评估”的智能检测与安全评估解决方案,经过两年多的测试、使用,为亭子口水库安全增添了“数字化屏障”。现在,运用5G+水下机器人巡检技术,单次检测工期大大缩短,费用降至过去人工检测的约二分之一。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高度重视创新发展,2018年大唐亭子口公司被纳入“创新型企业”试点,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取得水下检测机器人和无人机大坝巡检两项重要成果,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设备创新特等奖”。

在大唐亭子口公司看来,亭子口枢纽不但是水利水电枢纽,也是创新的枢纽。该公司目前拥有科技专利29项、创新成果9项、成果转化2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参与修编行业标准4部。2018年9月高分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验收,公司所属“冯磊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四川省机电冶煤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心怀“国之大者” 提升老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

近日,在亭子口坝区光伏安装工地上,苍溪县亭子镇福山社区居民罗克文忙着打桩,每天150元的务工收入,让他很知足,“就近务工挣钱,还照顾了家庭。”他说,和他一起在工地上干活的附近村民有20多人。亭子口水利枢纽附近一些村民说,平时电站有些零散活,大家争着来做,离家近而且工钱稳当。

大唐四川发电有限公司一直将老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工作取向,对能够为老区人民谋福利的事项,总是优先安排,想方设法做好。

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建设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体一位的系统工程,移民搬迁工作十分重要。其中,移民环境投资超80亿元,搬迁安置超3万移民,迁建集镇13个,复建等级公路115公里,大中型桥梁25座,改善了库区基础设施和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大唐亭子口公司累计向政府上缴利税超20亿元,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在脱贫攻坚战中,大唐四川发电有限公司累计投入1600多万元,选派优秀干部到广元驻村帮扶,精准帮扶苍溪县岫云村、三会村、四凤村、弓灯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2019年1月18日,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村民在送给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的感谢信上集体签名。他们说,摘穷帽,奔小康,在脱贫奔康的路上,多亏大唐人帮扶。

“岫云村能发展起来,离不开大唐人的帮助。”岫云村村支书李君说,2008年自己从成都回到村里,想带领村民们一起脱贫致富,但村里底子差,脱贫难。大唐四川发电有限公司及时伸出援手,前后投入350多万元,帮助硬化村组道路,购买冷链运输车,支持发展产业。

大唐四川发电有限公司协助岫云村在全国首创“远山结亲·以购代捐”模式,通过与城市的企业、家庭“一对一”“一对多”结亲,将村里的“时光鸡”“岁月鸭”“年华猪”定向销售进城。2016年还支持岫云村在成都开设全国第一家扶贫体验餐厅。

苍溪县五龙镇三会村,则在大唐四川发电有限公司帮扶下,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大搞农旅融合。如今,村里高标准建成了骑游道4.5千米、步游道10千米;村里的4个“树尖上的餐厅”,成为“网红”打卡地;2000多亩猕猴桃产业园、500余亩罗汉果产业园,丰收季节吸引众多客人采摘游乐……产业兴,收入增,短短几年间,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5万元。

当下,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唐四川发电有限公司热情投入不松懈,展现了央企的社会责任和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

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大唐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在革命老区源源不断输出“绿色动力”,大唐人扎根老区、服务老区、反哺老区,致力于助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大唐四川公司”打造成为一流千万千瓦级全容量清洁能源企业,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

  来源: 《四川日报》2022年5月27日 第b63版:专刊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8 17: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