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简讯
贵州公司:深化管理新模式 打好提质增效“组合拳”
来源:贵州发电公司
作者:盛雪光
日期:2025-09-30

本网讯  实施“3+3+N”新能源生产管理体系建设以来,贵州发电公司单位容量优化新能源生产人员近五成,减少生产车辆配置及后勤人员提效年均达300万元,风机台均故障率保持在集团前列,风光设备可利用率均超99.7%,全力打造“智能集约、统筹协调、自主运维”的新能源高效管理模式。

强化顶层设计,明确改革路径。该公司编制印发《新能源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新能源核心业务自主化实施方案》《风电光伏电站无人值守场站典型建设方案》,因企施策、因业施策,优化形成“一中心、三主体”的专业化管理新布局,从组织架构、体制机制上保障新能源管理体系改革高效落地,实现集团战略与本地实践的有机统一。

分步实施推进,实现集约高效。该公司制定“一域一策一节点”实施方案,先行先试、总结推广,推动片区运维中心建设和场站无人值守转型。截至目前,该公司将44个在役在建场站整合为七个运维中心,通过城区租赁或中心场站集中办公等方式,实现区域集约管理,已完成10个场站无人值守改造,其余14个场站正在推进,年底将实现全覆盖。该公司实施改革和集中运维,生产人员由232人优化至141人,在装机增长25%且兼顾新项目生产准备的情况下,未新增运维人员,用工率由2.3人/万千瓦降至1.1人/万千瓦,管理效能显著提升。

强化技术保障,推动业务自主。该公司构建以技术监督单位和技术协作组为主、厂家技术团队为辅的多维技术支撑体系,目前已实现五个运维中心,出质保风电自主运维。该公司推进新能源培训基地建设,涵盖六大培训模块,依托“无人场站”运维平台,加强数据分析师培养,提升班组智能运维能力。成立片区试验组,实现绝缘油检测、预防性试验、无损探伤等关键技术自主实施;引入无人机巡检、视频自动巡航、红外监测等智能手段,实现运检智能化,全方位降低劳动强度;落实风险辨识、应急演练、现场硬隔离、标识明显、安全交底、动态考核等管理措施,实现“降故障率、降停机时间、降损失电量”的目标,风机故障率、设备损失电量同比大幅降低。六盘水新能源事业部四格二期风电荣获2024年度全国风电场生产运行指标对标AAAAA级风电场;新能源分公司7个风电场均获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无故障风电场”称号;贵州公司黔南分公司多个场站荣获“无故障场站”称号。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01 01: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