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奋斗大唐人
“不用搬家”
来源:陕西发电公司水电事业部
作者:解谨伊
日期:2025-11-13

10月13日,蜀河古镇(陕西安康市)的石板路上飘起了早点铺子的香气。魏家香酥牛肉饼铺的老板推开木门,习惯性地望向门前的汉江——波澜壮阔的江水跟往常一样滚滚东流。他摆开座椅板凳,笑着迎接熟客,满心都是“不用搬家”的安稳,却不知道,就在几个小时前,一场为守住这份安稳、关乎全镇人安危的“护镇战”,已在汉江上的梯级水库间悄然打赢。

陕西水电事业部的调度员、运维值班人员熬过了不眠之夜,凭借各厂站联合错峰的智慧,将蜀河水库过境洪峰稳稳锁在9250立方米每秒以下,低于10000立方米每秒的人员撤离标准,正是这份精准把控,让“大洪水来不搬家”从担忧变成了现实,再次守住了古镇的烟火气。

这份“不用搬家”的安宁,是从一场极端汛情里“抢”来的。今年8月下旬起,秋汛开始对汉江流域展开轮番“造访”。50多天里,7场编号洪水接连而至,创下1961年以来的最密集纪录。10月12日20点,石泉厂站的水情监测屏幕上,数据陡然上涨至12700立方米每秒,汉江2025年第6号洪水的洪峰来了。浑浊的江水裹挟着泥沙奔涌而下,过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足足持续了16个小时,防汛形势严峻程度历史罕见,防汛值班室里的空气都仿佛绷紧到极致。

“安康水库最大入库流量15600立方米每秒,水位快329米了,安康与蜀河段区间支流流量达到3000多立方米每秒,蜀河古镇要被淹了。”10月12日夜,水电事业部联调中心的灯光亮如白昼,生产党支部书记、检修部主任兼防汛办副主任陈方超盯着实时水情屏幕,声音因疲惫而沙哑。

彼时,上游洪水与下游区间降雨“两头夹击”,石泉、喜河水库下游的安康水库水位持续飙升,库容频频“告急”。若放任洪水下泄,下游临江而建的蜀河古镇,那些祖辈生活在那里的居民、世代经营的小店,都将被洪水无情吞噬。可是安康水库的库容已近触顶,一旦水漫洪溢或库坝溃塌,灾害后果不堪设想。“放弃古镇保水库!”坊间甚至隐隐传来这样的声音。

但水电事业部调度中心的所有人都晓得:“不淹城镇、保障民生”从不是口号,而是必须守住的底线。一旦控不住洪峰,“大洪水来要搬家”甚至是“无家可归”就会变成古镇居民的无奈遭遇。

于是,一场跨越梯级水库的“错峰联调接力”在深夜里紧急启动。12日22时22分,石泉水库的4号表孔缓缓闭合,石泉厂站检修工任杰坐在操作台前,手指在按钮上精准移动——这是他今晚的第一次操作,却不是最后一次。13日凌晨2时01分、4时整、5时20分,3号、2号、1号表孔先后关闭,他的指尖早已因频繁按键而发麻,眼前的出库流量数字一点点下降,最终定格在8470立方米每秒。每一次数据的下降,都是在为“不用搬家”争取筹码。

与此同时,调度员们一次次拨通上游黄金峡水库的电话,耐心沟通、反复测算。对方四次调整闸门,将出库流量从7500立方米每秒减至4100立方米每秒,为下游错峰减压争取宝贵时间。

13日13时50分,喜河水库迎来重要一役。当时安康水库水位濒临警戒值,调度人员经过精准测算,让喜河水库两次减小下泄流量,共削减1000立方米每秒,4个小时的错峰滞洪,为安康水库赢得“喘息时间”。

洪水期间,旬阳、蜀河两座水库值班人员则根据上游来水变化,动态调整闸门开度,始终把蜀河水库出库流量控制在9400立方米每秒以内。水电事业部联调中心主任洪华紧紧盯着各项数据,多年经验练就的“火眼金睛”,让她敏锐发现旬阳出库与蜀河入库之间理论计算与现场实际的差别。她当即果断建议增加安康水库泄量,从7300立方米每秒逐步增加至8500、9300,最终到9470立方米每秒,这一系列精准调整,既护好了下游古镇安全,又解了安康水库的燃眉之急。

这惊心动魄的一天一夜里,各厂站的值班人员拧成了一股绳。有人在调度室里熬红了眼,有人在闸门旁撑着困意坚守,每个人都在为“错峰战”拼尽全力。当本次洪水洪峰安全过境,他们才终于大大松了口气。

其间,水电事业部四座水库累计腾出7.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最大削峰率达27.6%,成功规避大规模群众转移风险,直接减少流域洪灾经济损失超亿元。安康水库水位可控、蜀河古镇街道不进水、安康城区最薄弱处不被淹没——这份成绩单背后,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坚守。

上一篇: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15 0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