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踏入风电行业,到如今担任山西新能源公司朔州运维中心副主任兼运维部长,袁冠宇的8年职业生涯,始终与风机轰鸣相伴、与技术攻坚同行。他以“啃硬骨头”的韧劲破解设备难题,以“谋全局”的思维优化管理体系,在守护风电场安全运行、推动效益提升的道路上,留下一串扎实的奋斗足迹,并获得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刚入职时,袁冠宇面临不少挑战:基础知识不扎实、设备结构不熟悉、控制原理一知半解。但他没被困难吓退,反而把压力变成了学习的动力。白天,他跟着老师傅跑现场、处理故障,把每一次检修都当成“实战课”,仔细观察风机部件运作,记录故障排查步骤;晚上,他留在宿舍钻研图纸,对照资料梳理风机运行控制原理,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标注出来,第二天向同事请教,直到彻底弄明白才罢休。这种学习模式,让他在3年现场工作中快速成长。
真正的考验出现在白玉山风电场。当时锋电能源风机厂家在质保期内突然撤场,风场检修技术力量几乎为零。还是普通检修工的袁冠宇,主动站出来,带着风场检修人员组成攻坚小组,遇到复杂故障就一起查手册、找原因,掌握新技能后就互相分享经验。最终,他们不仅顺利完成风机故障检修和定期检修任务,还保证没有一台风机因厂家撤场停运,为风电场安全稳定运行守住防线。凭借过硬的技术,袁冠宇在技能竞赛中屡获认可:先后拿下中国大唐优秀技能选手、山西发电公司技术能手称号。
生产岗位历练后,袁冠宇调入生产技术部,岗位的转变让他面临了新的课题,管理经验不足。他主动学习管理知识,虚心向师傅请教,在短时间内熟悉了新岗位要求。在生技部工作的时间里,他牵头修订风机定期工作标准和定期试验作业指导书,优化工作项目、周期和标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明确风机定检的要求、标准及奖惩办法,为后续工作有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担任朔州运维中心副主任兼运维部长后,袁冠宇的管理能力也在实践中提升。针对白玉山风电场一期锋电能源风机变桨系统和发电机故障率高的问题,他没有急于动手处理,而是组织现场人员反复分析故障原因,结合设备实际制定技改方案。改造完成后,风机变桨系统和发电机轴承故障次数大幅减少,发电量显著提升。
面对其他设备问题,他同样精准施策。白玉山风电场一期两条集电线路曾两次跳闸,他组织团队分析后推进跌落开关及引流线改造,彻底消除隐患。由于白玉山风电场二三期0.5万千瓦风机是新机型的首个批量项目,属于“四新、首台套”机组,投产后运行可靠性低。他多次协调厂家技术人员,解决偏航反馈丢失、偏航集电环高温、变流器富士功率模块绝缘不足等多个问题,并两次优化风机扇区管理策略,让风机设备可利用率提升至99%以上。他聚焦重复、频发缺陷,推进变桨滑环及变桨线缆改造,风机故障次数大幅降低。
8年的风电生涯,袁冠宇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忱。无论是一线检修时的“连轴转”,还是管理岗位上的“谋全局”,他都没有丝毫懈怠。他常说,每解决一个故障、每提升一点效益,都是自己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