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咨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风机塔筒涂层漏磁自动化检测机器人第一代原理机成功完成试验,标志着该项目按计划成功落地。
为持续深化商贸物流产业化经营、不断提升市场化开拓能力、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提速,结合当前风电领域业务发展趋势,咨询公司开展了“风机塔筒涂层下缺陷漏磁扫查自动化项目”。该项目将新型组合检测理论与智能系统相结合,解决了风机塔筒运行中无损情况下质量监督的问题。
该项风机塔筒焊缝缺陷无损检测技术不需要搭建支架平台,可大幅降低检测人员的高空作业风险。机器人可以对塔筒焊缝进行快速、定期检测,提前发现缺陷,避免故障等不可逆风险的发生,以指导适时安排维修,为风机的科学运维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撑。
2022年初,咨询公司成立了该项目的专项研发小组,项目经多方专家评审,顺利通过了可行性评审,并获得“优秀”的评价。2022年8月,该项目正式通过物资集团审批、立项。
该项目是一项具有“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的“四新”产品,具有多项创新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漏磁/磁扰动结合使用的新方法,发展了一种涂层下缺陷漏磁检测复杂信号智能识别的新技术,研制了金属涂层下缺陷漏磁自动化检测系统的新设备,创新了涂层下缺陷检测新工艺,可以利用漏磁检测技术表征损伤程度,利用磁扰动检测技术表征缺陷轮廓尺寸,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为缺陷定量、定性测定提供了依据,有助于建立风机塔筒运行状态评价标准。
为了更好地发挥前沿技术与实际工况相结合的特点、切实解决实际工作需求,咨询公司与北京工业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研发该项目,并成立了研发团队。咨询公司将该项目列为“党建引领+塔筒检测机器人研发”攻关项目,聚焦研发中的重点难点,聚力攻坚。同时,咨询公司党委成立了“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党员突击队,以7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骨干,完成项目开发讨论、过程测试、提出技术意见、进行阶段性试验全过程各项工作任务。
为了能够按期完成5个主要方面的研发内容,研发团队成员分工协作,经常加班加点,有人负责焊缝三维形貌的缺陷磁检测有限元建模,有人负责磁扰动与高灵敏度漏磁检测一体化传感器、多通道磁检测仪器的研制,有人负责塔筒焊缝缺陷检测机器人集成开发,还有人负责焊缝缺陷检测信号处理和缺陷识别算法软件开发。研发团队为了一组理论数据反复计算,为了一项试验结果多次往返于办公室和试验场地。项目研发期间,研发团队成员曾多次前往内蒙古呼和浩特、河北怀来等地的风机塔筒制造厂家以及风电项目现场,进行机器人、传感器以及整机样机的测试,为设备参数调整、改进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现场工况数据。经过研发团队的不懈努力,最终于2023年6月底完成了风机塔筒现场应用检测实验以及第一代风机塔筒涂层漏磁自动化检测机器人的验收与交付工作。
该项技术的研发不仅可以满足对风机塔筒焊缝的检测,还可以拓展到其他类型,如船舶、管道、钢结构等的焊缝检测,可以推广到电力、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的金属设备检测工作中,为咨询公司业务创新和市场开拓创造更好的技术条件。下一步,咨询公司将致力于一体机的轻量化、小型化、全自动智能化,进行第二代机器人的升级及改进,并加大对该项新技术的推广及相关业务的扩展。
长期以来,咨询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致力于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唐电咨询”优质品牌,实现从传统从事监理监检业务到逐步发展成为创新引领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