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军迷,喜欢阅读军事历史,关注国内外兵器装备的发展,留意全球和地区的军事动态,还爱看打仗的电影…..国庆节我去看了时下很火爆的战争片---《长津湖》。
上大学那会儿,我对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以后的若干年中,我阅读了大量的关于那场战争的书籍和文献,这些书籍和文献几乎都对二次战役中发生东线的那场战斗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纵观整场战争,长津湖并不是歼敌数量最多,缴获装备最多,达成战略意图最大的战役,但战事的残酷丝毫不亚于铁源阻击战和上甘岭战役。我们的志愿军先辈冒着零下40℃严寒,在近乎“裸战”的情况下投身天寒地冻的朝鲜战场。官兵在这种超过极限的生存环境中大量冻死冻伤,有的连队甚至成建制冻死在阵地上,十万大军因严寒非战斗减员达三分之一。但即使冻死在阵地,指战员们也仍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中国军人面对强大的对手、面对恶劣的条件、面对死亡所表现出的执着坚忍、视死如归,深深震撼了敌人,让傲气十足的美军王牌部队官兵刻骨铭心、不寒而栗。并最终击溃美军,迫使美军王牌第十军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同时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仅有一次成建制歼灭美军一个整团的战绩。 电影《长津湖》再现了这一战斗场景。
先辈们的巨大牺牲,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我们的国家一步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在民生、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某些领域还实现了赶超。
前段时间看了央视军事频道播出的关于我军在中印边境雪域高原戍边生活的报道,在极寒的环境中我军配置了一流的装备设施,军队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成就。战士们住在新一代的高原营房、新型可拆卸式自供能保暖放舱内,可以足不出户完成就餐、洗漱、洗澡、如厕、吸氧和体能锻炼;巡逻训练穿着新材料制成的防寒军装和鞋帽、配置了新型的全地形车;大量适用于高海拔高寒环境的主战兵器如15式轻型坦克、122轮式火箭炮、双35高炮等装备部队;新的后勤保障体系实时高效,已经开始用无人机向一线部队运送物资,我们的战士在前沿可以吃到热乎的食品,出现伤病可以及时转运都后方救治……
看到这些,再联想起长津湖畔阻击阵地上的“冰雕连”,不由得热泪盈眶。无数先辈用他们的牺牲和奉献让今后的我们不再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和遗憾。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等西方国家绝不甘心和坐视主导地位的丧失,必然不择手段打压中国。我们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发扬“长津湖”精神,决不屈服于任何外部压力,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最终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