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对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发电企业节水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电力技术研究机构,大唐中南电力试验研究院深耕服务区域发电企业节水、减排技术,为建设“绿水青山”贡献力量。
技术支撑,集约提质效益显著
针对服务发电企业生产现状、废水零排放改造需求,中南院统筹优势力量,采取多种措施助力服务区域发电企业水领域绿色低碳与高质量发展。如通过水源水质筛查分析、技术服务监督、运行规范等技术支持协助发电企业做好水源转换、优化,全方位践行“四水四定”原则;因厂制宜制定节水和废水零排放方案,助力发电企业实现水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检测范围,全范围覆盖水质监测领域……
2021年以来,中南院先后解决了某厂外排水量过大、某厂中水处理系统运行不佳等急、难问题,助力多家发电企业实现年均百万吨级废水减排目标;并在废水零排放、高含盐废水治理、中水利用、循环水节水处理等方面建立了业内先进的技术路线。
科技赋能,节水创效本质提升
中南院紧盯企业技术需求和节水减排智慧化趋势,依托“水处理优化责任区”“蓝天碧水示范岗”,设立专项攻坚目标,激发全员创新活力。针对智慧电厂建设、机组零排放改造等项目,在传统的水处理领域引入“数字智慧”理念,研发了“水汽品质智能化监测系统”“精处理智能化改造”等,将水汽品质监测、系统运维等孤岛分散作业和水汽品质调控中常规的人操、联锁、控制融合为“运维—监测分析—调整控制”循环闭锁体系,实现自我监测、自我决策、自我运行,能提升相关人员劳动生产率90%以上,避免因水汽品质引发的各类机组运行隐患。
此外,基于机组节能降耗与水资源集约化利用,研发了“智慧水务系统”,实现机组取/用、排水智能化、精准监测诊断与无人化决策,年平均可节约取水50万吨以上,用具有中南院特色的技术助力发电企业深度节能降耗。
加强交流,转型发展再谋新篇
今年以来,中南院聚焦领域技术前沿,围绕“绿色低碳、多能互补、数字智慧、高效协同”发展愿景,探索节水减排领域技术转移转化路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拓宽技术队伍视野,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河南科学院、武汉天空蓝环保科技、中原水务等业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交流合作,在攻关能源前沿技术同时,实现吸纳与拓展并举,探索新业态实现跨行业、跨领域发展。如经过一系列交流,先后凝练出“化学团聚协同治理”“智慧水务系统污水行业应用”等重点研究方向,以期在转型发展再建新功。
蓝天筹长志,碧水书丹心。中南院将围绕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高质量转型发展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探索新技术,在节水提效领域为发电企业提供科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