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大唐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迎来建院8周年。
春华秋实,八年风雨兼程,先后获得集团公司先进单位,集团公司文明单位、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骏业日新,八年大胆创新,将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电力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中国电力创新奖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项悉数收入囊中。
八年初心不忘,砥砺前行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在发电企业技术监督体系中准确定位,构筑坚强的保障网络。8年来,坚持“三个紧密围绕”功能定位和“三个面向”工作方针,通过两万多次的现场或远程服务协助发电企业整改处理技术监督问题超万条,编制现场和实验室检测报告超万册,线上线下培训三万余人次……及时发现和预警集团公司超(超)临界机组P91/P92管道IV型裂纹开裂隐患;解决了发电企业主机振动、炉膛结焦、燃烧偏差、蒸汽欠温等技术难题;召开集团公司首次百万机组技术交流会;制定汽轮机节能改造行业标准和20%负荷机组深度调峰技术路线;完成集团公司80余家火电企业水务排查,制定集团公司水资源综合治理技术路线和方案。从技术上支撑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和高质量发展。8年来,收获感谢信200余封,锦旗十余面。
秉承“四个初衷”、坚持“六不发生”、“五个坚持”的调试管控思想,做优过程控制和质量验收,注重科技创新,为集团打造精品优质工程。8年来调试工作硕果累累,圆满完成首次自主燃机调试的姜堰燃机项目、集团首台百万二次再热机组雷州项目、集团首台安萨尔多单轴机组的万宁燃机项目等14台机组调试任务,创造多项“首次”记录。
八年能力提升,踏石留印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现拥有中电联“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三标管理体系认证资质、检验检测机构CMA认定资质、实验室CNAS认可资质以及特级调试资质,努力建设成为电力行业检验检测领域标杆。拥有水汽、环保、油气、煤质分析实验室;力学测试、金相分析、无损检测实验室等40余个专业实验室,为发电企业提供涵盖全方位的检测服务。
以集团公司新建和在役燃机为依托,设立燃机中心,推进燃机装备与运维自主化,奋力打造“区域领先、国内一流、具有专业特色”的燃气发电研究中心。
成立锅检中心,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综合检验机构鉴定评审,取得特种设备综合检验机构核准证,具备在集团系统企业开展承压类特种设备综合检验资质,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
八年科技引领,仰望星空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在集团公司“创新驱动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的引领下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为加速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全力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助力“双碳”目标。
心怀“国之大者”,DCS安全可控技术为能源安全添砖加瓦;聚焦智慧电厂建设,柔性团队推进百万二次再热机组设备智能诊断应用研发工作;瞄准“卡脖子”难题,围绕燃机本体技术,开展重型燃机运维自主化研究及应用;坚持问题导向,助力P92钢早期失效、高温部件服役安全性评估,提高火电机组设备本质安全水平;致力能源革命,光火耦合系统宽频振荡时域仿真分析技术深入推进风光火储一体化……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百花齐放。
成立至今,先后承担行业、集团等重大科技项目21项,39项科技成果通过中电机和中电联组织的鉴定,获得省部级、电力行业级科技奖38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51项,主编和参与国家、行业标准23项,授权国家专利385项,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三新一高”要求下,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正加快构建完整严密的新能源技术保障体系和科研体系,迅速推进太阳能研究中心和太阳能设备检测中心建设,向新能源、综合能源服务、碳减排等领域进军。
八年管理提升,矢志一流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致力于建设以服务为基础、以研发为动力的综合型能源研究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做好“三项建设”,扎实推进党建提升工程和人才强企工程,“岗区队日网”联动融入科技创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为集团公司“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着力持续培育“两种精神”,坚持“以绩效为导向”、“能升能降”原则,开辟职业发展通道,实现人才晋升机制规范化、合理化,为职工自身进步提供广阔平台。
组建柔性研发团队,集中内外优势资源,开展跨部门、跨专业协同攻关,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发展全面性。
聚焦育才、引才、留才,树立人才第一理念,持续深化“导师带徒”工作机制,将项目研发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让科研人员在项目中成长成才,实现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深度结合,达到企业发展和个人进步有机统一。
八年探索,八年创新,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如期完成了“三年三大步”、“二次发展跨越”的目标任务,攀上能源研究行业新高度。面向“二次创业”新征程,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秉承“四个坚定不移”,为集团公司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