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大唐作贡献丨刘冬:我在一线 用专业与温度守护客户的每一份信任
来源:
作者:刘 冬
日期:2025-07-21

刘 冬     

2025年二季度“奋斗之星” 

我在一线用专业与温度守护客户的每一份信任

我是刘冬,一名普通的保险经纪人,也是北京大唐泰信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保险业务二部的一员。从踏入这个行业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保险不是冷冰冰的合同,而是企业和员工在风雨中的依靠。这份初心,支撑着我走过十余年的一线服务历程,也让我在无数个紧急时刻深刻体会到“责任”二字的重量。

在泥石流和滑坡现场我读懂了“专业”的意义

记得2016年4月1日,某水电站遭遇特大泥石流灾害。接到报案电话时,我正在外地休假,但挂断电话的瞬间,我抓起外套就往车站跑。到达现场一片狼藉,厂房全部被淹被埋,企业负责人焦急地问我:“刘经理,这次损失至少上千万,保险公司会不会推诿?”我没有急于回答,而是蹲在泥泞中,和电厂技术团队一起核对受损清单,逐项拍照取证。连续三天,我往返于现场和保险公司之间,协调专家评估损失,整理出近两百页的理赔材料。最终,企业顺利拿到了全额赔款。那一刻,负责人握着我的手说:“有你在,我们心里踏实。”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某水电站滑坡事故中,我连续两周驻守现场;某高原水电站工伤事故后,我三天内往返两地协调责任划分……十余起超千万元重大赔案,年均95%以上的结案率,背后是我对“专业”二字的坚守——保险经纪人的价值,就是让企业在最无助的时候看到希望。

“赔案预沟通”机制是我给企业的“定心丸”

这几年,保险政策收紧,理赔周期一度延长到三个月以上。电厂同事抱怨:“等赔款下来,设备都该更新了!”我坐不住了。“能不能提前和保险公司沟通?”这个念头闪过,我立刻行动起来。我带着团队走访电厂,梳理高频理赔场景;优化资料提交流程,把原本分散的十几种表格整合成一套模板;甚至主动协调保险公司建立“绿色通道”。机制推行半年后,平均理赔周期缩短了20%。去年夏天,某热电厂发生一起暴风损失案件,从报案到赔款到账只用了18天。电厂财务总监给我发微信:“你们这个‘预沟通’,真是帮了大忙!”

“三跟工作法”背后是一个党员的承诺

在服务中,我发现很多企业对保险条款不熟悉,往往在理赔时手忙脚乱。于是,我总结出“三跟工作法”——跟客户走现场、看损失、谈需求。去年,某高原水电站发生工伤事故,家属情绪激动,企业负责人急得直搓手。我连夜赶到现场,一边安抚家属,一边协助企业整理医疗记录和事故报告。三周后,120万元赔款到账,创下了责任险理赔纪录。后来,我把这次经历写成案例分享给团队,“三跟工作法”也逐渐成为公司的服务标准。

从大唐到央企我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作为业务创新先锋,我负责的外包外委雇主险业务从最初只覆盖大唐集团,逐步拓展到华电、国电投等央企。2025年上半年,保费规模达到382万元,服务超1.6万人。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拼?”我想起一位电厂老书记的话:“你们泰信就是咱企业的‘隐形守护者’。”是啊,无论是泥石流后的深夜电话,还是工伤事故中的奔走协调,我始终记得:我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在为集团的资产安全和员工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今年,我获得了“奋斗之星”的称号。但我知道,荣誉属于每一个在大唐保险服务战线上奋斗的同事。未来,我将继续用脚步丈量责任,用专业传递温度,在集团“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上,书写更多“守护”的故事。因为我相信:保险的温度,在于有人愿意为你风雨兼程。而我,愿做那个风雨中的人。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23 19:47:33